Search

即將要開學了每次看到眾多國際新生就特別有感
雖然是大學我偶爾還是覺得像營利組織
...

  • Share this:

即將要開學了每次看到眾多國際新生就特別有感
雖然是大學我偶爾還是覺得像營利組織
今年又擴招了國際學生甚至在北京還有招生分部
但學生來了之後對學校而言似乎只剩下繳昂貴學費的價值了

大家都說文化交流,但真正要打入美國人的社交圈不是那麼容易
其實說難也沒那麼難,多跟他們一塊混Party跑夜店或是跟著他們去教會吧

在課堂上想要交到美國朋友也是寥寥可數
去年我藉著新聞系上的一個活動報導的練習作業
採訪了學校某個以促進國際學生與當地人民交流的組織
他們的主旨很好可惜宣傳的不夠廣泛
但是最讓我不解的是他們只邀請當地居民而不包含學校的美國學生
其實因為我們是州政府補助的大學
學校有非常多的學生即使不是本鎮人也都是在Iowa土生土長的
所以我不明白,有這麼好的機會為什麼要排除掉麼多可行人選
再加上其實Iowa City是個大學城,排除掉學生,所剩當地人口真的不多
近幾學期來雖然學校逐漸開始舉辦International Welcoming party但是參加的美國學生卻並沒有逐年增加
去的學生大多本身就讀與其他文化或國際研究的科系
但這些人在美國中部佔的比例實在不多

美國的交友文化總讓我感覺是求廣卻不求深度
即使朋友再怎麼好似乎都不像在台灣那樣閨蜜

美國總說著文化交流國際化
但是卻總給人一種只是因為你有能力為他們工作帶來經濟效益
或你有錢負擔龐大學費所以把你吸引過來
如果說是交流
那也不會甚至在新生Orientation時便把美國學生與國際學生區分開來了

但說真的大學就讀率不超過60%卻能夠成為這麼大的經濟體
大多數也是藉助那5%的菁英以及國際人士所創造出來的成果吧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從台灣跑去美國 再從美國跑到日本 最後還是回到最愛的台灣 在這裡記錄我的小生活 - 還有跟韓國男友剪不斷的恩怨� Instagram: caseyding324
View all posts